7月14日,又一个城市明确,医用耗材采购全部以医疗集团、医联体、采购联合体带量采购!可以预期,未来耗材采购价格的血雨腥风将会到来。
据当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《西安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7年工作要点》,西安市政府责成该市卫计委、食药局、发改委指导医疗集团、医联体、采购联合体开展药品、医用耗材带量议价采购。
同时要求,医疗机构网采率达到100%,公立医院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网采率达到95%以上。还要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试点,建立健全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制度,工作规则、采购结果向社会公开,主动接受监督。
陕西是耗材两票制全省实行的第一省,西安也不例外。上述文件要求,在城市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“两票制”,县镇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逐步向“两票制”过渡。
在降低耗占比方面,西安政策与国家政策一样,要求城市公立医院药品(不含中药饮片)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。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(不含中药饮片)总体降到30%左右,百元医疗收入(不含药品收入)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;
县级公立医院药占比(不含中药饮片)总体降到35%以内,百元医疗收入(不含药品收入)中消耗的卫生材料较上年有所下降。
作为采购主体的医了体,文件中的提到,每个区建成一到两个紧密型医联体;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,实行医联体+全科医生模式;在市区推行医疗集团,推动医疗集团、医联体建立内部上下转诊机制。
在县域全面推行县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;跨省域组建专科联盟;在边远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。以支付方式改革为纽带,健全分级诊疗制度,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诊疗总量力争达到60%左右,县域内就诊率力争达到90%左右。
另外,该文还鼓励社会办医,发展儿科、精神科、老年护理、康复等薄弱专科医疗机构,,采取迁建、整合、转型等途径,推动城市二级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、专科医院、老年护理和康复等机构转型。在这过程当中,其实也有械企的一些商业机会。(来源:赛柏蓝器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