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   你所在的位置:
【安徽省】在全国率先突破高值医用耗材竞争招采难题

发布时间:2019-08-01 16:15:22




    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,一直为社会各界诟病。但是因为医用耗材无行业标准和统一编码,加上既得利益方“护盘”,如同一块坚冰,在深度竞争采购上一直没有突破。今年5月29日,中央深改委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《关于治理高值医用耗材的改革方案》,提出要理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体系,净化医疗服务执业环境,切实降低医用耗材虚高价格,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。安徽省快速响应,作为全国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试点省,在国家医保局指导下,在全国率先探索,以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议价方式破解难题。

    在全面掌握骨科植入(脊柱)类、眼科(人工晶体)类产品价格信息基础上,安徽省医保局多次召开耗材企业、医疗机构负责人座谈会,认真听取各方意见,组织采购及临床专家,反复研究论证试点方案,稳步推进试点工作。7月30日,安徽省带量谈判议价工作成功完成,骨科脊柱类材料国产品类平均降价55.9%,进口品类平均降价40.5%,总体平均降价53.4%,单个组件最大降幅95%;人工晶体国产品类平均降价18.1%,进口品类平均降价20.9%,总体平均降价20.5%。按2019年上半年全省骨科脊柱类和人工晶体类产品网上采购额测算,预计谈判议价后,两类产品年节约资金分别为3.7亿元和0.29亿元。主要做法:

    一是用组套破解无标准无编码难题。建立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“组套分组法”,破解医用耗材标准不一、分类不清难题,实现可竞争、可比价的价格形成体系。

    二是用分配机制破解利益冲突难题。发挥医保主导作用,以“购买方”角色,联合医疗机构,定规则、建机制,甩掉虚高水分,理顺价格体系,治理过度使用。成立公立医疗机构采购联合体,以量换价、以奖促用,调动公立医疗机构采购积极性。

    三是用专家谈判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。依托医药集中采购平台信息化优势,实施大数据采集分析运用,建立谈判议价智能辅助系统,为谈判议价提供详实数据支撑。遴选临床专家担任谈判专家,发挥专业和经验优势,建立医药企业、耗材产品“双向比质比价法”,破除谈判议价信息不对称弊端。

    四是用确定采购量解决招采分离难题。明确参加采购的耗材用量,分别占2018年度省属公立医疗机构骨科植入(脊柱)类和眼科(人工晶体)类高值医用耗材采购量70%、90%的产品。要求省属公立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求,优先采购使用谈判成功产品,按谈判后形成的谈判价在集中交易目录中网上集中采购,且采购使用量不得低于2018年度该产品的80%。

    五是用组合政策破解营商环境难题。与财政、卫健、药监部门共同制定组合政策,如临床优先使用、保证按时回款、严禁二次议价、单项预算清算、专项医保基金预付等,降低医药企业营销成本,为谈判产品及时进入医疗机构开通“快车道”,破解企业营商环境难题。

    安徽省开展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试点,核心是机制、关键是价格、重点是保障。通过带量谈判议价,降低了耗材价格,减轻了患者负担,减少了基金支出,降低了企业营销成本,降低了医生廉政风险,调动了医疗机构积极性,促进了临床规范使用。改革实现了利益冲突下的各方共赢,招采模式可复制、可持续。

    总书记有要求,党中央有部署,老百姓有期待,各方面有获益,医保人要有作为。下一步,我们将做好此次耗材招采改革下半篇文章,确保临床合理使用,确保配套政策落地生效。



阅读 125
咨询热线:
15162776785
在线客服:
客服一
官方微信公众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