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   你所在的位置:
【贵州】云医疗”企业要火!医生晋升,必须用它!

发布时间:2017-10-25 08:22:06

医生晋升又有了新要求。


近日,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贵州省远程医疗服务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,明确规定医务人员参与完成远程医疗服务工作,将作为晋升上一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必备条件,没有参与远程医疗服务工作,不再具有参评上一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。


也就是说,接下来贵州省的医务人员在评职称晋升的时候,又多了一条硬性规定:参与远程医疗。



所谓远程医疗,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、通信技术与多媒体技术,同医疗技术相结合,旨在提高诊断与医疗水平、降低医疗开支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保健需求的一项全新的医疗服务。据介绍,通过远程医疗,可较好地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,更合理有效地发挥医学专家的作用,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,有效地促进各级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,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,解决边远和落后地区群众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的有力抓手。



远程医疗破除发展禁锢



实际上,为了推动远程医疗服务持续健康发展,优化医疗资源配置,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早在2014年,国家卫计委就出台了《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》。《意见》很明确,对远程医疗只限定为两种情况:


一是,一方医疗机构邀请其他医疗机构,运用通讯、计算机及网络技术,为本医疗机构诊疗患者提供技术支持的医疗活动。


二是,医疗机构运用信息化技术,向医疗机构外的患者直接提供的诊疗服务。


而且这两种情况都是以“医疗机构”为前提的,所提供“远程医疗服务”的患者都是本医疗机构的患者,也就是已经和本机构发生了医疗服务关系的患者。同时《意见》对远程医疗服务项目也予以限定,包括:远程病理诊断、远程医学影像(含影像、超声、核医学、心电图、肌电图、脑电图等)诊断、远程监护、远程会诊、远程门诊、远程病例讨论及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项目。


当时,为慎重起见,当时国家卫计委也只在宁夏、云南等五省区开展试点,也只有解放军总医院、北京协和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,面向五省区放开全部的优质医疗资源,除此而外,其他地方、其他医疗机构,涉及医学诊治的工作并没有允许在互联网上开展。

时任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(现任现任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司长)还特别强调,互联网上不允许开展医学诊断治疗,只能做健康方面的咨询。而此番贵州省的《办法》则明确畅通远程医疗服务绿色通道,重点发挥医联体、对口帮扶和县乡联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作用,建立基层检查、上级诊断的服务模式。可见,已经破除了远程医疗发展的一些禁锢。



定为评职称的硬性指标



因此,在随后的的2015年,贵州省卫生计生委接连印发了《贵州省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实施管理办法(试行)》等文件的通知,明确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实施和执行本规范的情况,应列入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和医务人员年度考核、医德考评和医师定期考核的内容,作为医疗机构等级评审、医务人员职称晋升、评先评优的依据之一。


从文件中可以得知,当时的试行办法中也提到了将远程医疗的执行情况,列为医务人员的年度考核执照,并且作为医务人员职称晋升、评先评优的依据之一。而此番下发的《办法》,则更加明确将参与远程医疗作为医务人员评职称晋升时的“必备条件”,成为了一条硬性指标。


虽然《办法》利于对远程医疗的推动,但其中关于医生职称评审挂钩的内容则备受热议。



把医生捆绑在职称树上?



医生职称评审一直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,也曾被不少专业人士所诟病。“将远程医疗纳入医务人员的职称晋升考核,作为推行的一种激励机制,思路是对的。”陕西省山阳县卫计局副局长徐毓才认为,政府总是采取“强制”措施而且与职称晋升挂钩,这样未免过于生硬。


据了解,今年7月份,江苏省对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资格条件进行了重新修订,根据新修订的条件,突出“医德”一票否决。申报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必须提供医德考评表,医德考评不合格的实行“一票否决”。凡核查证实材料不实的,个人弄虚作假的,按资格条件和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》有关条款处理,并列入不良信用信息系统,原则上3年内不能再次参评职称。这一所谓医德医风的考核,被不少医务人员所吐槽。


“职称评审和编制一样,都是医疗市场化过程中亟待改革的制度。而不应该把医务人员进一步绑定在这上面。”一位公立医院的管理者表示,对部省级以下的医院像地市级医院,完全应该把评职称的自主权下放。这不仅有利于节约政府运行成本,还可以倒逼政府职能的转变。



延伸阅读


基层医生职称评审“双轨制”来了!


四川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职称晋升实行双轨制,降低对论文、外语、计算机等的要求,在考核时增加了病历、专题报告、现场答辩等要求,旨在为基层引入一部分相对优秀的人才,并让他们留下来,为当地的发展发挥作用。


大专学历,正高级职称,这在很多人看来,是个梦想。这个梦想,照进了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吴宁霞的现实。截至今年5月,她已经取得四川省基层卫生正高级职称三年有余了。


“没有新政策,这个事情基本就不要想了。”吴宁霞告诉记者,她很感谢四川省卫生计生系统启动的“双轨道”职称评价机制改革。


事实上,这的确是一项不拘一格录人才的改革。


简而言之,四川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职称晋升实行双轨制,降低对论文、外语、计算机等要求,在考核时增加了病历、专题报告、现场答辩等要求,旨在为基层引入一部分相对优秀的人才,并让他们留下来,为当地的发展发挥作用。


目前,四川省已经评选出2000多个基层卫生副高职称,300多个基层卫生正高职称。“现在,我们将这一经验扩展到教育、农业等多个领域去。”四川省人社厅副厅长张光伟介绍。


1限2免3降4增

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获晋升


19岁那年,吴宁霞从乐山卫校毕业,走进峨边县人民医院,这一干就是32年。她清楚地记得,自己最开始是作为治疗室护士,在门诊工作。


“那时候想法很简单,就是要多学一些知识。”就着这股劲儿,吴宁霞在华西医科大学脱产进修一年,又参加成人自考,修完大专学业。


2004年,吴宁霞被评上副主任护师,“我以为副高就走到了终点,不曾想到又遇到了新改革。”她口中的改革,指的是四川省人社厅、省卫计委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人员,在申报评审基层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时试行“1限2免3降4增”的职称评审措施。


什么是“1限2免3降4增”?


即限制评审范围,免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,降低学历、论文数量要求和副高理论考试合格线,增加临床工作专题报告、临床实践和答辩环节、增加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渠道的改革。


“以前评正高对论文要求比较高,要4篇。我身边没有基层医生评正高的先例。”吴宁霞告诉记者,但是新政策只要求提供一篇论文,于是她终有幸“破格”晋升。


考察重点非理论

重点在于实际工作能力


四川省卫生计生委人事科教处相关负责人说,致力于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晋升改革,本就是鉴于其主要任务不是作研究,而是为群众防病治病,解决当地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问题,“对他们的评价重点应当在实际工作能力,对英语、计算机和论文等不作过高要求。”


事实的确如此。直到现在,吴宁霞都还记得,在申报正高级职称时,参加的答辩是另设的基层卫生答辩组,“评审专家提的问题也多围绕实际工作,并没有太多深奥的理论知识。”因为发表的论文是关于彝族地区重型精神病人现状及分析,因此在答辩时,不少问题都是围绕其展开,比如关于重型精神病人的管理、登记,还有医院里哪种病人最多,怎么护理的等。“不熟悉自己的专业的,是不可能了解得那么全的。”吴宁霞强调。


评上正高级职称后,吴宁霞每个月的收入增加四百多,“觉得很满足,不是因为多了钱,而是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工作被看见和肯定。”


拓展职业发展空间

让年轻人愿意留在基层


“基层确实需要护理人才。”吴宁霞坦言,这些年,自己和医院一起成长,2013年,峨边县人民医院搬进新址,崭新的硬件设施,都让她欣喜。然而,基层医务人员的引进让她蹙眉。“人才不好留!”吴宁霞说,这些年他们医院的医生流失不少,而新鲜血液难以招进。


“所以我们现在也在尝试培养本地人才。”吴宁霞说,从2013年起,峨边县和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合作,培养本地乡村医生,“他们自己是不用支付学费的,毕业后就回来工作。”眼下,第一批40个医疗专业的学生,已经在各个村卫生室工作。


为基层卫生机构培养本地学生,也正是此前四川省人社厅和卫生计生委着力推进的事。


“通过定向评价、定向使用,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按照基层评价标准、方式,实行单独分组、单独评审,侧重考察其实际工作业绩和贡献,取得的职称限定在基层单位使用。


”四川省人社厅专技处相关负责人介绍,比如石渠县某乡镇医生申报基层卫生副主任医师,参加四川省卫生副高级技术资格考试时,实行单独划线确定合格标准,并按基层卫生高级职称评价标准参加评审,若取得基层卫生副主任医师资格,在石渠县或前往得荣县乡镇从医,均可以使用取得的基层卫生副高级职称。但如果调入省医院则不能使用,需要重新申报全省统一的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。


“这一措施,拓展了基层人才职业发展空间,让年轻人愿意来基层,并留得下来。”吴宁霞说。


来源:华西都市报     转自:器械之家


阅读 129
咨询热线:
15162776785
在线客服:
客服一
官方微信公众号: